发表于:2016-08-17 14:25 来源:广州肤康皮肤病医院 点击:次
特应性皮炎表皮生理功能的主要改变之一是表皮通透屏障功能降低。表皮通透屏障功能降低既是特应性皮炎的表现,又是其发病的原因。改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可以地防治特应性皮炎。目前通过改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而防治特应性皮炎的制剂,根据其成分可分为:角质层脂质混合物、凡士林和甘油等润肤剂、天然植物提取物、抗氧化剂等。
(一)表皮角质层脂质混合物:表皮角质层脂质的质和量决定着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优劣。多种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破坏模型均证明,外用恰当比例的角质层脂质混合物能促进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恢复。
(二)神经酰胺:除丝聚蛋白缺乏外,神经酰胺缺乏也是特应性皮炎表皮通透屏障功能降低的原因。局部外用或口服含有神经酰胺的制剂均可改善特应性皮炎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和缓解皮炎症状。
(三)非角质层脂质混合物:主要包括凡士林、羊毛脂和矿物油等。尽管有报道,凡士林可进入角质层,在角质层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形成膜结构,但主要还是在皮肤表面形成油性的膜起封包作用。这类制剂对角质层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与角质层脂混合物相似,即降低透皮失水率和增加含水量。但是也有些制剂内含有具有其他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抗氧化剂或脂肪酸。这些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和脂质合成或激活某些受体,继而增强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和(或)抗炎作用,从而缓解特应性皮炎。
(四)尿素:尿素具有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脂质合成以及水通道蛋白表达的作用。局部外用5%尿素润肤剂可降低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透皮失水率和提高角质层含水量。
(五)甘油:正常的角质层中含有一定量的甘油,它具有维持皮肤正常通透屏障功能以及角质层含水量的作用。外用含20%甘油的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4周,患者透皮失水率、角质层含水量以及皮损严重程度的改善都明显优于不含甘油制剂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六)抗氧化剂:氧化应激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有关,而动物和临床试验均证明,抗氧化剂能增强通透屏障功能和缓解特应性皮炎。外用0.3%迷迭香酸制剂、山梨糖棕榈糠醛制剂,或口服维生素E均能改善特应性皮炎。
(七)其他:椰子油含有ω-6脂肪酸,后者是PPARγ受体激动剂,激活PPARγ可促进细胞分化和表皮脂的合成,因而增强表皮通透屏障功能。月见草油含有PPARγ受体激动剂γ脂肪酸,正常人每日口服3 g月见草油(345 mg γ脂肪酸)12周,透皮失水率和角质层含水量都显著改善。
外用改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制剂不仅能治疗特应性皮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降低婴儿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并降低特应性皮炎的复发率。此外,部分制剂(如角质层脂质混合物)对特应性皮炎的不亚于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果这些制剂联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减少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用量、降低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副作用和延缓疾病复发。因此,具有改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制剂是防治特应性皮炎值得一试的选择。
肤康皮肤科医院《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粤(A) 广 (2022)第190号